时间:2022-07-18 10:29来源:人民网
职业教育是指通过体系性的技术技能培训、短期专业知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具有满足工作岗位需求的相关能力素质。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职能,相比于普通教育,更加注重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近百年来,发达国家的发展史、工业史,都与发展职业教育息息相关。只有大量培养专业技术工程师、高级技术工人和高素质职业人才,才能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
近年来,“双减”文件使义务教育学科培训遭受重创,与此同时,政策不断利好的职业教育也再次成了大众关注的焦点。2020年我国重点领域的技能型人才缺口超过了1900万,预计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接近3000万人,服务业仅家政、养老等领域至少需要4000万人。一边是就业难,一边是用工荒。很显然,我国现行的大学教育与市场就业的需求发生了脱节。因此,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最高效、最基础的途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政策的鼓励及巨大的市场缺口吸引了众多教培机构转型职业教育。预测2022年,我国职业教育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未来将继续保持增长,到2024年有望达到1.2万亿的规模。近年来,在政策法规鼓励支持、产业升级调整、职场环境变化和科技应用推广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不断增强适应性,迸发出强劲的生机与活力,职业教育发展将迎来更广阔的天地,职教学生也将在这广阔天地中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虽然职业学校的使命是培养适用的技术技能人才,但是由于职业学校脱胎于普通教育并且始终走不出普通教育的藩篱,因此职业教育特征并不明显。目前职业教育在现实中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长期以来,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观念仍然存在;相比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相对不足;一些职业学校存在按照办普通教育的方式办职业教育、淡化人才培养特色、偏离发展定位的现象;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存在学习内容重复、培养目标错位等现象,人才培养效率低下。
让我们倍感振奋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此前曾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党的领导,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侧重于培养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教育类型,近年来各项有关职业教育政策、文件的出台,也让更多家庭、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升温。2021年4月,首次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让职业教育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的批示,开启了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新征程。同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9001诚信金沙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纲领性的指导意见。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这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那么新时期,我们该如何做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如何显著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如何使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匹配?
完善顶层设计,加大保障力度。只有把职业教育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职业教育才能全面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才能把职业教育办成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才能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的实现服务。就教育而言,必须从宏、中、微三个层面深化改革、强化特色、优化定位。首先,从宏观教育体系层面,通过构建基于普职“双轨制”的“双通制”(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体系,科学处理普职、产教、校企、师生、中外五个关系,打造中高本相互衔接、一体化的学校职业教育体系,科学设计招考制度,打通技术技能人才的上升通道。其次,从中观办学层面,要遵循职业教育独特的跨界开放、产教融合的办学规律,改革已有的院校治理模式,规避劳动力技能的层次错配、类型错配等问题。再其次,从微观教学层面,继续坚持德技并修、实践导向、能力本位的基本理念,推进“三教改革”向深层发展,并通过评价改革实现质量提升的闭环,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自身价值和多样成才。
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内涵式发展。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2021年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7294所,招生488.99万人,在校生1311.81万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招生4.14万人,在校生12.93万人;高职(专科)学校1486所,招生552.58万人,在校生1590.10万人。尽管职业学校已颇具规模,也有更多学生和家长认识到了职业教育的优势,但还有不少人对职业教育仍存在刻板印象,认为上了职业学校就是“不好好学习”,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就会“低人一头”“没有出路”。的确,仍处于发展阶段的职业教育,存在内涵建设有较大提升空间、人才培养质量仍需提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有待提升及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依赖不足等问题。但是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十四五”期间发展目标的进一步明确,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将围绕规模与内涵同时发展,并得到质量与形象的双重提升。我们要用更科学、更现代的眼光看待职业教育,它是一种“通过职业的教育”,一种面向人人、让人们能够获得“适合的教育”的优质选择。
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切实提升人才综合素质。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指导的教育,是为特定职业或岗位培养人才,必须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紧密对接就业需求。当下的职业教育中,开设了更多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劳动者具有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掌握终身发展,为国家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让广大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走向社会实践之后获得更多成就感,他们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国家的建设中是多么重要;只有让广大职业技术学院的莘莘学子在校园里拥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爱党爱国情怀,他们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尽快找到人生进步的阶梯。同时,要注重培养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习惯,能帮助学生们实现更高质量就业。随着社会分工的变化,技能仍需在实践中培养磨练。现代化职业教育在培养的过程中,专业教材和课程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把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作为培养人才的基本模式,加上企业在招生时倾向于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能让学生们在实际劳动中增长才干、提升技能。
推进校企命运共同体建设,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以共赢取代零和博弈,嵌入利益又超越利益,推进校企命运共同体建设,以制度改革、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当中重要环节。在第三场2022年“教育新春”系列发布会中,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介绍2022年职业教育的重点工作计划中也提到要从类型特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改革等方面,抓实抓好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除了从政策层面的推进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推进落实,也需要更多企业、学校多方参与。2022年2月22日,教育部、中国银行在京举行《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教育部与中国银行将在职业院校校园建设、信息化建设、现代制造业人才培养、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九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未来,也将有更多大型优质企业参与到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过程中来,推进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化、社会化的育人方式改革。
丰富职业学校办学形态,健全多元办学格局。我国的职业教育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每个地方的每一所职业技术学院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但是,要把中国的职业教育打造成世界人才中心新高地,那就必须对现有的职业教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利用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职业学校要积极与优质企业开展双边多边技术协作,共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服务地方中小微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推动职业学校在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在职业学校建设培养培训基地。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吸引更多青年接受职业技能教育,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因地制宜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评价和管理办法。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探索建立“部长+省长”机制,投入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推进职业教育一体化,在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中实现深度融合,同时保持信息互通有无,不断深化“三教”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切实提高职业教育高水平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青海大学),项目号:21SZJS00743]
(作者:张进财,系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编辑:明亮
最新动态
- 07-18 首期“合肥市印刷企业印刷操作人员...
- 07-17 学术研讨会探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07-17 如何做好防暑降温 以下重要提示不要...
- 07-17 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科学性精准性
- 07-17 做好毕业季就业服务
- 07-15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安徽新闻出...
- 07-15 还没找到心仪的工作?人社部九个举...
- 07-15 技能成才 技能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