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公示家庭教育指导师等18个新职业引发关注——

时间:2022-07-02 16:47来源:中国教育报

  家庭教育指导师、数据库运行管理员、碳汇计量评估师、民宿管家……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了18个新职业信息,引发广泛关注。

  新职业发布并非首次,自2019年人社部重启新一轮新职业发布以来,已陆续发布4批共56个新职业。新职业给大学生带来哪些改变和影响?

  新职业开辟毕业生就业新空间

  “国家公布新职业,将进一步推进相关产业加速发展,同时让行业发展更加规范有序、更加专业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新职业发布制度是建立科学规范的职业分类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动态调整的职业分类机制的有效措施。

  发布新职业不光有利于产业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新职业的出现为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提供了更多选择。尤其是当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经济发展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就业形势面临更大的压力,新职业的出现为毕业生应对不确定性、实现就业提供了指引,有利于整个社会‘稳就业’目标的实现。”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罗明忠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立国认为,新职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窗口,“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较快,新业态工作环境和氛围跟年轻人的追求很契合,他们能够很快融入到行业中去。对毕业生来说,新职业中蕴含着发展的机遇”。

  “新职业能满足年轻人的好奇心,迎合年轻人勇于接受挑战的心理。建议与新职业相关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主动选择,抢占先机,争取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聂伟说。

  新职业对毕业生提出新要求

  新职业在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新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职业信息是经济发展的印证。”罗明忠介绍,18个新职业中,近半数是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催生的,如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库运行管理员、商务数据分析师等,这与近年来人民生活的数字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有关。

  “近年来,社会数字化程度不断加深,数字素养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基本素养。”李立国表示,大学生应加强自身相关能力的养成。

  “新职业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洪才表示,多数学生对新职业的了解和自信程度比较欠缺。“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有意识地去了解当前职业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精神。”

  聂伟认为,大学生不必为新职业感到焦虑,因为学校的课程设置会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正所谓‘隔行不隔理’,学生完全可以凭借这些通识性的、可迁移能力,胜任新职业。”

  如何培养适应新职业的人才

  新职业发布后,能否有稳定的发展前景,最终成为一个业态?这需要社会实践的检验,也是高校和职业院校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决定新职业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相应的人才培养。

  李立国表示,一直以来,由于新职业“新”的特点,校内教育体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方面,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不可能很快实现人才适配;另一方面,高校的学科专业也要根据新职业的调整进行优化,从而解除人才培养的后顾之忧。”

  “新职业的出现,可能在短期内会出现供需不匹配的问题,表现为学校开设的课程和人才培养体系与新职业的要求不尽一致。”罗明忠认为,高校和职业院校要进一步强化产教融合,让学生走进行业,提前了解行业、产业和企业的需求。“可以结合实际,及时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注重培养学生走上社会后需要的能力,以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要鼓励、引导教师到行业里去调研,真正了解新兴职业有哪些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经验要求,让专业和职业能够真正对应起来,而不是炒概念、换名字。”王洪才说。((梁昱娟)



编辑: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