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1 20:18来源:光明日报

  一根网线,连接你我;一块屏幕,共享世界。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数字化变革发生在社会生活各个角落。一场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发生。

  广阔疆域上,西部的孩子可以和北京的学生同上一堂课;乡村的学生打开智慧大屏也能享受丰富精彩的课后服务;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正开启虚拟协同教研新形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部分,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教育数字化正成为普遍共识。以数字化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数字化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数字教育的中国方案呼之欲出。

  基础设施日趋完备,为教育数字化创造有利条件

  作为安徽省霍山县衡山镇东城中心学校的信息中心主任,徐守斌见证了学校及全省信息化发展的全过程。

  从电脑装配、投影白板到液晶一体机,他感叹:“科技的进步让我们能了解北京、上海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我们边远山区的教育资源与发达地区开始同步贯通。”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在一组数据里体现:目前,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100%,比2012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99.9%的学校出口带宽达到100M以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9.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条件全面提档升级,网络覆盖完全、线下多媒体教学空间和网络教学空间融合的泛在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努力,特别是近十年的大力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体制机制日趋完善,“三通两平台”目标任务基本完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不断创新。

  从教育信息化到教育数字化,数字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数字化教学应用逐步扩大、师生数字素养不断提高,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2年3月28日,作为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抓手,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坚持“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总要求,经过7次迭代升级,最终集成整合中小学、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大资源平台,建成服务大厅,开设专题板块,上线试点专区,形成“三平台、一大厅、一专栏、一专区”的平台架构。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以来,定位更加精准、功能更加全面,基本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截至目前,平台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涉及整个教育生态要素的系统性、根本性变革,是对教育价值的重构,是实现‘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战略必由之路,也是破解教育公平、质量等重难点问题的必由之路,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阶段。”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教授刘菁表示。

  数字化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大有可为

  “双减”政策落实以来,学校、课堂的质量提升越发加速。对边远农村小学来说,学校缺少专业的音、体、美教师,如何实现既开齐开足各科课程,又保证课堂质量?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旧堡乡中心小学教师王航介绍,学校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丰富的教育资源,有效实施教学和育人活动,在校内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老师们取到了‘真经’,学生们提升了学习兴趣,一举多得。”

  为适应更广泛的用户需求,平台正在拓展功能、增加应用场景:电脑、教室大屏、手机、电视投屏等多种终端使用;交互功能强化,用户个体和师生群、家校群、教研群等群体可进行交流分享;直播功能上线……目前,平台通过资源组合和功能支持,可服务自主学习、教师备课、双师课堂、作业推送、答疑辅导、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校交流和区域管理九大应用场景。

  正如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院长杨现民所说,教育数字化转型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上大有可为。“基于互联网构建超大规模、高速畅通、规范有序的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实现师资、课程、场地等优质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持续有效流动,让每位学习者都平等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跨越5000公里,华东理工大学和喀什大学两校学生全程同上一堂无机化学课的事,在2018年的秋季引爆网络。一年后,石河子大学加入,三校实现同步。至今该门课程成为同步课堂持续时间最长的课程。

  加速区域间知识共享,“慕课西部行计划”2.0正深入实施,运用信息技术赋能教育、连接东西,推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公平和整体质量提升。

  至今,“慕课西部行计划”实现西部高校基本全覆盖,仅2022年一年,为西部高校提供的慕课及定制课程服务4.5万门,帮助西部地区开展混合式教学176.9万门次,参与学习学生2.5亿人次,培训西部教师35.5万人次。

  刘菁认为:“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以发展智能技术支持的教育服务为核心的教育新基建,围绕新型资源和工具、资源供给、资源监管对数字资源进行了新布局,突出应用核心,既有助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同时还有利于提升资源供给与应用服务的精准化水平。不仅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还可以实现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教育新生态建设夯实‘数字’底座。”

 数字教育的中国方案

  三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世界,正常教学秩序遭到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充分利用前期建设的慕课、虚拟仿真实验等数字资源,开展了一场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

  据统计,2020年春季学期,全国所有普通本科高校全部实施了在线教学,108万教师开出110万门课程,合计1719万门次;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达2259万人,合计35亿人次。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生动实践,正在改变教师的教、改变学生的学、改变学校的管,成功应对疫情带来的停教、停学危机,酝酿着一场“学习革命”。

  扬帆出海,领跑世界,以开放的姿态分享中国慕课与在线教育成果,为世界高等教育应对世纪疫情和数字时代教育变革提出了中国方案,作出了中国贡献。

  此外,数字化资源的使用,线上课程教学不仅能整合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能有效突破传统教学存在的空间、时间、人数限制,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现深刻改革。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的现代学徒制专业实施“2+1”培养模式,学生在企业时可通过智慧教育平台学习校方课程,在校时可在线上学习企业课程,工学交替培养更加便捷。

  建成“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学习”于一体的“云资环”一站式服务平台,搭建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监控以及诊断与改进等智慧教学管理模块,形成“一平台、三模块”数字化教育教学体系,使得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的教学环境得以进一步优化。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已然成为常态。

  未来已来。越来越多教育数字化的中国方案正在涌现。杨现民表示,在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关键时期,聚力推进教育领域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是教育系统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既顺应全球教育发展之大势,又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之优势。(记者 杨飒)




编辑: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