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30 15:56来源:光明日报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基础,具有综合育人价值,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目前,部分高校仍存在劳动教育“是什么”认识不足,“做什么”千篇一律,“怎么做”缺乏新意的短板,出现重“德智”轻“美劳”、重理论轻实践、重劳动轻劳育、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因此,探索创新劳动育人路径,提升劳动育人水平,需要高校要在育人体系、长效机制、文化意识等方面下足功夫。
探索建立理论和实践双轨并行、纵向交互,打通劳动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探寻真理。创新高校劳动育人体系,需坚持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并行,贯穿始终,并与人才培养、思政工作、管理服务纵横交错、深度融合。
一是将劳动教育与人才培养横向融合,推进劳动教育“三进工作”。以学生为中心,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劳动课程建设,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和考核评价机制。打通专业教学和劳动教育之间的界限,充分调动专业课程中的劳动平台资源,充实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加强劳动教育教材建设,形成学校统一领导、专家全面指导、师生共同参与的教材管理体系,选用、编写适合各高校特色的专门性劳动教材。推进高校劳动教育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编制劳动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大纲,推动区域化劳动教育的发展。创新劳动课堂教学模式,如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等,优化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体验感。
二是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横向融合,在劳动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高校劳动教育二课堂建设,完善劳动教育思政评价体系,将“二课堂成绩单”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设立劳动专项奖助学金。发挥团学工作人员、辅导员的特殊角色定位和思政教育作用,开展“宿舍文化周”“劳动技能大赛”等活动,将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指导大学生劳动实践类社团建设,鼓励开展“辅导员指导-社团引领-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心理辅导中的“运动减压”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大学生通过劳动“走出去、动起来、笑开怀”。
三是劳动教育与管理服务横向融合,开创师生共同参与的管理服务劳动育人新格局。探索建立高校勤工助学大数据体系,通过搭建网络平台,确保高校“三助一辅”岗位需求与大学生专业背景、课余时间、家庭状况、工作意愿、专业技能等信息双向匹配,创新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管理服务工作模式,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劳动教育“获得感”。
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劳动育人模式,形成“深层次、全周期、多维度”的劳动育人长效机制
一是坚持全员劳动育人,充分发挥高校教学及教辅人员、思政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主体作用,并在组织协调、教育教学、考核评价等层面,为高校劳动教育主体提供激励保障。加强组织保障,统筹劳动育人资源,构建由党委统一领导,教学人员为主、家庭人员为辅、思政人员引领、行政人员保障、社会企业支持的“五位一体”多主体参与的劳动育人保障机制。
二是坚持全过程劳动育人,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高等教育“招生-培养-就业”各阶段,实现劳动教育的全周期管理。深化劳动育人,是一项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的工程,需要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予以保障。各高校要从大学生参加劳动教育的需求着手,分阶段规划好劳动教育的整体安排,实现劳动教育的精细化、过程化管理。各高校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可根据大学不同阶段的培养需求,探索建立全过程的劳动育人保障机制:大一学年开展集体劳动实践,将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或社会实践相结合;大二学年开展个人服务性劳动实践,包括假期返乡参与农活、工活、家务活等各类劳动实践;大三学年开展专业生产劳动实践,包括学生根据专业特色进行课程实习、创新创业、科研创新等等;大四学年开展实习就业劳动实践,引导大学生在职业环境下积累工作经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三是坚持全方位劳动育人,聚焦校内、校外各种不同类型的劳动资源,形成集创新创业、实习实践、志愿服务、手工劳作、科研创新为一体的全方位劳动实践育人体系,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多维度的平台保障。依托高校“双创”平台,以项目建设、技能竞赛、企业孵化等为抓手,在创新创业中推动劳动育人。以冬奥会志愿服务为契机,完善高校志愿服务奖励嘉许制度,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度。针对学术创新能力突出的大学生,侧重于开展科研创新的劳动实践教育,鼓励学生提前“进科研、进项目、进团队”,保障科研创新平台的育人效果。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立“求职班”“技能班”等实践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在劳动育人方面的创新。
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推动劳动教育从“量”到“质”的转变
一是弘扬青春“工匠精神”,传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至今的劳动文化传统,深化大学生9001诚信金沙劳动价值的思想认识。所谓“工匠精神”,是爱国精神、时代精神、劳动精神、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在劳动实践中的体现,具有“知行合一”“天道酬勤”等哲学思想内涵。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刮起“工匠精神”青春风暴的青年主力军,高校应承担起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的时代责任,引导新时代大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劳动的目的和价值,培养“工匠精神”。
二是弘扬青春“劳动精神”,加深新时代大学生对劳动价值的理解。加强劳动教育,首先需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精神,打造高校特色的劳动育人模式。其次,通过劳动教育,培育高校大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新时代劳动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升劳动素养和技能。
三是弘扬青春“劳模精神”,强化高校劳动文化氛围,推动劳动教育从量变到质变。高校通过创新开展“劳动实践月”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宣传展”等文化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校园劳动文化氛围,有利于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推进劳动育人与文化育人同向融合。劳动育人的核心在于“育”,高校要在解决劳动教育“从无到有”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强信念、抓精髓、保目标,坚持文化引领,推进劳动教育“从有到精、从量到质”的转变。
(作者:刀慧娟 谭文斌,分别系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师、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师)
编辑:明亮
最新动态
- 08-30 教育部: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
- 08-30 高职院校与产业链的融合是全方位的融合
- 08-30 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08-29 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教育部明确9项重...
- 08-29 9001诚信金沙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初补考...
- 08-29 学院组织开展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培...
- 08-29 教育部部署庆祝教师节工作:切实避...
- 08-27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2年全国成人高校...